1. NADH标准曲线制备
将1mM的NADH标准品原液用超纯水稀释100倍成为10μM的标准液,在96孔板中每孔加0、2、4、6、8、10μL,每孔用超纯水补足体积至50μl,每孔则为 0、20、40、60、80、100pmol/孔,其中将0μL孔为空白对照。注意:由于NADH很不稳定,故配制后需尽快使用。
2、样品的准备:
a. 细胞样品:约2.5×105-1×106个细胞去除培养液,加入220μl的提取液,置冰上轻轻吹打,以促进细胞裂解释放内容物;随后12,000g,4ºC或置10KD超滤管(自备)离心10分钟,取上清作为待测样品备用(每个样品至少需100μl)。
b. 组织样品:称取约10-30mg的组织样品预冷的PBS洗涤,用剪刀剪碎,置于匀浆器中,加入400μl的提取液在冰上进行匀浆。随后12,000g,4ºC或置10KD超滤管(自备)离心10分钟,取上清作为待测样品备用(每个样品至少需200μl)。
c.血浆、尿液等液体样品可直接使用。
d. 取至少100μl的样品于60ºC水浴加热30分钟,NAD+会分解而只保留NADH,用于检测和确定样品中NADH的量。如果加热后产生不溶物,则需10,000g,室温或4ºC离心5分钟,吸取上清液用于后续测定。
3. 分析工作液的配制:
在5mL分析Buffer中加入0.4mL的乙醇脱氢酶和0.5mL的显色液,即配成5.9mL分析工作液,可供1个96孔板,现配现用。
4. 样品测定:
a. 样品中NAD+和NADH总量、NADH的测定:
吸取50μl未加热的样品和60ºC加热后的样品至96孔板中,设复孔。
b. 参考下表使用96孔板设置空白对照孔、标准品孔和样品孔,设复孔。先加入样品和标准品,最后用多通道移液器同时在各孔加入50μl分析工作液。
|
空白对照(Blank)
|
标准品(Standard)
|
样品(Sample)
|
待测样品
|
-
|
50μl
|
50μl
|
提取液
|
50μl
|
-
|
-
|
分析工作液
|
50μl
|
50μl
|
50μl
|
c. 37ºC,避光,孵育10分钟,形成橙黄色的formazan。
d. 测量450nm处的吸光度。如果显色较浅,也可以适当延长孵育时间至20-30分钟。
5. 计算:
a、标准品组中各孔的平均吸光度,减去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即为各个标准品的吸光度。
b、以NADH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c.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细胞、组织等样品中的NAD+和NADH总浓度[NAD(H)total] 或者NADH的浓度[NADH]。未经60ºC加热处理时,检测得到的是样品中NAD+和NADH总量的浓度(NAD(H)total);60ºC加热处理后,检测得到的是样品中NADH的浓度[NADH] 。
备注:根据检测得到的浓度及样品的体积,即可计算出NAD+、NADH、NAD(H)total的量。
d. 根据如下计算公式,计算样品中NAD+的量以及NAD+ /NADH的比值。此时可以把NAD+ 和NADH总量或各自的含量用单 位细胞数量或单位组织重量中的含量来表示。
[NAD+] = [NAD(H) total] - [NADH]
[NAD+]/[NADH] = ([NAD(H)total] - [NADH])/[NADH]
e. 如果希望更加精确地来表述NAD+和NADH总量或各自的含量,可以将样品用BCA法测定蛋白浓度。最终用单位蛋白量中NAD+和NADH总量或各自的含量来比较精确地进行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