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产品,在打开管盖之前,移放并恢复至室温,再将探针进行短暂离心集液于管底。
1. 成像分析
1.1 将1 mM荧光探针原液(组份A)用分析Buffer(组份B)稀释至工作浓度1-10μM:
为减少探针过载可能产生的假信号,应尽量使用低浓度探针,但不应低于1μM。
注意:如果染色后细胞在无染料的培养基中培养,经常会观察到荧光信号下降和细胞膜空泡化。
1.2 培养好的细胞弃培养基,加入预热的探针工作液。按原培养条件继续培养30min~2h, 弃染液,加入新培养基;
1.3 荧光显微镜观察,Ex=360nm,Em分别为450nm和540nm.
如果细胞染色不充分,建议增加标记浓度或延长染料在溶酶体中积累的时间。
最佳染色的探针浓度与时间应根据细胞类型与用途而调整,上述说明仅为指导性的初始条件。
2. PDMPO 荧光微板法检测分析荧光比率
2.1 准备细胞:
|
96孔板
|
384孔板
|
细胞数量
|
4 ~8×104个/孔
|
1 ~2×104个/孔
|
反应体积
|
100μL/孔
|
25μL/孔
|
2.2 配制PDMPO工作液
将1 mM荧光探针原液(组份A)用分析Buffer(组份B)稀释至工作浓度1-10μM(标记工作液):
为减少探针过载可能产生的假信号,应尽量使用低浓度探针,但不应低于1μM。;
2.3 染色标记:微孔板培养好的细胞弃培养基,每孔加入100μL(96孔板)或25μL /孔(384孔板)的标记工作液。
2.4 细胞培养箱中孵育5~20 min;
2.5 弃标记液,加入组份B或培养基;
2.6 荧光酶标仪检测,激发 Ex = 360nm,检测Em = 450和540nm 的荧光值,并计算二者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