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分组、准备细胞、预给药处理(如需要)
实验按设计分成若干组(空白对照组、阴性、阳性对照组、实验组等):
培养悬浮细胞或贴壁细胞,新鲜组织样本需制成单细胞悬液,细胞数量根椐检测方法不同参考如下:
流式细胞仪或荧光光度法:每组培养瓶准备5 ×105-106个细胞,
荧光酶标板法:6孔板104个/ 1mL /孔,24孔板103个/ 0.5mL /孔,96孔板102个/ 0.2mL /孔
荧光成像法: 细胞爬片或滴片104个/ 50μL /片,或按上述规格在专用透明平底微孔板上培养并铺满细胞;
需要作用时间长(大于2h)的待测化合物,按设计的浓度预先加入细胞,作用6h、12h、24h等, 而作用时间短的(小于2h)的待测化合物,则在装载荧光探针后再加入细胞,作用15min、30min、60min等。
2. 装载荧光探针: 将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培养基离心或吸弃;
将1mg组份A加入 200µL DMSO溶解,配成10mM储液,可分装小份,置-20℃,避光,密封保存3个月;
用37℃预热的HBSS将探针储液稀释1000倍,配成终浓度为10µM的染色工作液(可因细胞类型不同而调整终浓度1-10µM);
用该染色工作液重悬各组细胞,或直接加到贴壁细胞上,使之浸没全部细胞,置37℃孵育10-30min,使细胞充分装载探针,
3. 活性氧反应:各组用预热HBSS洗涤装载好探针的细胞3次,以充分洗去未进入细胞内的荧光探针;
再加入预热新培养基,置37°C孵育 10-20min,使胞内酯酶水解掉乙酰基并与活性氧发生反应,生成可发荧光的DCF.
4. 检测: 各组实时或按设定好的作用时间点后,上机(荧光成像系统、荧光酶标仪、流式等)检测荧光信号;光谱参数与FITC相同,激发波长488nm, 发射波长520nm,绿色荧光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