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取94 μL的DMSO(自备)加到预先室温解冻50 μg的Mito-Tracker Red中,配成终浓度为1mM的储液(可于-20ºC或更低温度避光保存);
2. 取适量1mM的储液用37℃预热的HBSS或不含血清、酚红的培养基稀释至工作浓度。
Ø 线粒体荧光探针的工作浓度通常为25~500nM(应根据细胞类型等因素不同进行调整优化),
Ø 如果染后需要固定和通透处理的细胞,探针的工作浓度为100 nM ~500 nM,例如:配100nM工作液,可取1mM的储液10 μL加到 10 mL 的HBSS或不完全培养基中,即稀释10000倍。
Ø 血清可能使探针氧化导致荧光减灭,HBSS:含 Ca2+ & Mg2+的Hank`s平衡盐溶液。
3. 培养好的细胞弃去培养基,用37℃预热好的探针工作液重悬(悬浮细胞)或浸没(贴壁细胞),置37℃、避光孵育15–45 min(依据细胞类型或应用不同而进行时间优化);
4. 染色结束后,弃探针工作液,加入预热的培养基或PBS;
5. 使用荧光显微镜等成像系统、荧光酶标仪或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信号,荧光光谱特征见表1,
如果线粒体染色后需要固定和通透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法标记其它分子或结构,请参考如下操作方法:
细胞染色后的固定和通透方法(可选):Mito-Tracker Red荧光探针在染色后可采用下述方法将细胞进行固定和通透,可取得较好的复染效果。
A 洗涤细胞:线粒体染色完成后,用预热的新配培养基或缓冲液PBS洗涤细胞;
B 固定细胞:小心弃去培养基或者缓冲液,加入新配预热的含2~4%甲醛的培养基,例如:使用Mito-Tracker Red标记内皮细胞的线粒体后,再用含3.7%甲醛的完全培养基在37°C固定15 min;
C 洗涤细胞:固定完成后,细胞用PBS缓冲液洗涤数次;
D 通透处理(可选):如果细胞在固定后需要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反应时,通透是必须的操作步骤,即可将固定好的细胞与含去污剂如Triton X-100的缓冲液中孵育,例如:内皮细胞用含有0.2% Triton X-100的PBS孵育10分钟,或者在冰冷的丙酮中浸5分钟,再以PBS洗涤。丙酮通透后不可进行抗体标记,其只用于改进信号与背景的信噪比。
E 通透好的细胞,按免疫细胞化学的抗体说明书进行标记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