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RIPA裂解液提取蛋白
(1)、对于细胞
1、 RIPA裂解液(强)工作液的准备:
在每mL 冷RIPA裂解液(强)加入10μL 100mM PMSF混匀。冰上保存数分钟待用。
2、 样品的处理
A、 悬浮细胞
a、 离心(2000rpm,5min)收集细胞,尽量吸尽上清。
b、 用PBS洗一遍,离心(2000rpm,5min)吸尽上清,留下细胞沉淀备用。
c、 转入第3步进行操作。
B、 贴壁细胞
a、 培养好的细胞吸去培养基后,加入10mL冷PBS洗两次,每次振摇数次以尽量洗净培养液。
b、 用细胞刮子刮下细胞,或用EDTA消化液(不含胰酶)处理细胞使细胞脱落,加入适量PBS并用移液器吹散细胞。
c、 将细胞溶液转至新的冰冷离心管中,离心(2000rpm,5min),弃上清。
d、 细胞沉淀用适量PBS吹散,离心(2000rpm,5min),弃上清,留下细胞沉淀备用。
e、 转入第3步进行操作。
3、 加入上述配制好的冷RIPA裂解液(强)工作液加入量如下表所示:
细胞数量
|
培养板或培养瓶的规格
|
Western Blot及IP细胞裂解液加入量
|
107个
|
100mm培养板或150ml培养瓶
|
1 mL~2 mL
|
5×106个
|
60mm培养板或75ml培养瓶
|
0.5 mL~1 mL
|
4、 置于冰上15 min,中途涡旋振荡2次。
5、 离心(12,000rpm,4℃)15min,吸取上清即为蛋白提取物,进行蛋白定量(建议用BCA法)。
6、 分装保存于-20℃(短期内使用)或-70℃(长期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二)、新鲜组织
1、 RIPA裂解液(强)工作液的准备
在每mL 冷RIPA裂解液(强)工作液加入10μL 100mM PMSF混匀。冰上保存数分钟待用。
2、 称取100 mg左右的新鲜组织如肝脏、脑、心肌等,PBS或生理盐水冲洗,洗净血水,滤纸吸干。
3、 把组织放在一个置于冰上的离心管或培养皿中,用剪刀或刀片把组织剪切成非常细小的组织碎片,放置于玻璃匀浆器中。
4、 加入0.5~1 mL预冷的RIPA裂解液(强)工作液,冰上研磨组织20次。
5、 将组织匀浆液转移到1.5mL预冷的离心管,冰上放置15min,中途涡旋振荡2次。
6、 离心(12,000rpm,4℃)15min,吸取上清即为蛋白提取物,进行蛋白定量(建议用BCA法)。
7、 分装保存于-20℃(短期内使用)或-70℃(长期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注意事项:
1、 为取得最佳的使用效果,蛋白样品尽量避免过多的反复冻融。可以适当分装后使用。
2、 裂解样品的所有步骤都需在冰上进行。
3、 有的样本要通过一些预实验来摸索最佳的适合您实验条件的裂解液的使用体积和裂解时间。
4、一般常规提取的蛋白样品,进行后续试验不需要透析,但如果需要较大量的提取蛋白或后续试验结果不理想,则需要将提取的蛋白样品进行透析脱盐,建议使用透析袋透析后进行后续分析。
5、 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2)用BCA蛋白定量试剂测定蛋白的浓度
A、普通分光光度计操作
1、 估计样品蛋白的浓度范围,并将样品稀释至合适浓度。
2、 BCA工作液的准备:
根据样品数量,按50体积BCA试剂A加1体积BCA试剂B(50:1)配制适量BCA工作液,充分混匀。
管号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样品)
|
蛋白标准溶液(μL)
|
0
|
5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
0
|
去离子水(μL)
|
100
|
95
|
90
|
80
|
60
|
40
|
20
|
0
|
100-X
|
样品(μL)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X
|
BCA工作液(μL)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对应蛋白含量(μg)
|
0
|
2.5
|
5.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待测
|
3、 取若干个带盖的1.5 mL离心管,编好号后,按下表加入试剂:
4、 各管充分混匀,37℃放置30分钟,然后以0号管做参比在562nm下比色测定,记录各管的吸光值。根据管号1、2、3、4、5、6、7的吸光值以蛋白含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5、 根据所测样品的吸光值,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相应的蛋白质含量(μg), 除以加入样品的体积(XμL),乘以样品稀释倍数即为样品实际浓度。
B、酶标板操作
1、 估计样品蛋白的浓度范围,并将样品稀释至合适浓度。
2、 BCA工作液的准备:
根据样品数量,按50体积BCA试剂A加1体积BCA试剂B(50:1)配制适量BCA工作液,充分混匀。
3、 取一块酶标板,按照下表加入试剂:
孔号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样品)
|
蛋白标准溶液(μL)
|
0
|
1
|
2
|
4
|
8
|
12
|
16
|
20
|
0
|
去离子水(μL)
|
20
|
19
|
18
|
16
|
12
|
8
|
4
|
0
|
20-X
|
样品(μL)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X
|
BCA工作液(μL)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对应蛋白含量(μg)
|
0
|
0.5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
待测
|
4、 把酶标板放在振荡器上振荡30sec,37℃放置30分钟再次振荡,然后以0号孔在562nm下用酶标仪进行比色测定。记录各孔的吸光值。根据孔号1、2、3、4、5、6、7的吸光值以蛋白含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5、 根据所测样品的吸光值,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相应的蛋白质含量(μg),除以加入样品的体积(XμL),乘以样品稀释倍数即为样品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 BCA试剂A和BCA试剂B使用前请颠倒3-5次,混匀使用。
2、 配制好的混合BCA工作液室温24小时内稳定。
3、 加入BCA工作液后,也可以在室温放置2小时测定。BCA法测定蛋白浓度时,吸光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加深。并且显色反应会因温度升高而加快。如果浓度较低,适合在较高温度孵育,或延长孵育时间。
4、 蛋白标准液请在使用前先混匀,再稀释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蛋白标准。
5、 比色应在2h内完成。
6、 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三)、蛋白变性
蛋白变性步骤:
1、 在室温或不超过37℃的水浴中溶解5×SDS-PAGE上样缓冲液(5X)。水浴溶解后立即室温存放,尽量避免长时间置于水浴中。
2、 按照每4微升蛋白样品中加入1微升5×SDS-PAGE蛋白上样缓冲液的比例,充分混合。
3、 100℃或沸水浴加热5分钟,以充分变性蛋白。
4、 立即置冰上5分钟,10000rpm离心1分钟,吸取上清直接上样到SDS-PAGE胶加样孔内即可。
注意事项:
1、 5×SDS-PAGE蛋白上样缓冲液中含少量DTT和巯基乙醇等还原剂,有轻微刺激性气味。
2、 5×SDS-PAGE蛋白上样缓冲液必须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3、 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4)、配制SDS-PAGE凝胶
配制SDS-PAGE凝胶过程
1、 根据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再按照下面的表格配制SDS-PAGE的分
离胶(即下层胶):
不同浓度的SDS-PAGE分离胶的最佳分离范围:
SDS-PAGE分离胶浓度
|
最佳分离范围
|
6%胶
|
50-150kD
|
8%胶
|
30-90kD
|
10%胶
|
20-80kD
|
12%胶
|
12-60kD
|
15%胶
|
20kD以下
|
2、按照下面的配方进行配制(总体积为15ml),如有体积变动可按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过硫酸铵配制成10%溶液后(0.5g中加入4.5ml蒸馏水溶解),分装成小管-20℃保存,通常半年内有效。
贮液(ml)
|
分离胶中丙烯酰胺的终浓度(%)
|
|
6
|
8
|
10
|
12
|
15
|
蒸馏水
|
6.0
|
5.0
|
4.0
|
3.0
|
1.5
|
30% Acr-Bis(29:1)
|
3.0
|
4.0
|
5.0
|
6.0
|
7.5
|
1M Tris-HCl, pH8.8
|
5.7
|
5.7
|
5.7
|
5.7
|
5.7
|
10% SDS
|
0.15
|
0.15
|
0.15
|
0.15
|
0.15
|
10%的过硫酸铵
|
0.15
|
0.15
|
0.15
|
0.15
|
0.15
|
TEMED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
3、按照如下表格配制SDS-PAGE的浓缩胶(也称堆积胶、积层胶或上层胶):
成分
|
配制不同体积SDS-PAGE浓缩胶所需各成分的体积(毫升)
|
5%胶
|
2
|
3
|
4
|
6
|
8
|
10
|
蒸馏水
|
1.4
|
2.1
|
2.7
|
4.1
|
5.5
|
6.8
|
30% Acr-Bis(29:1)
|
0.33
|
0.5
|
0.67
|
1.0
|
1.3
|
1.7
|
1M Tris-HCl, pH6.8
|
0.25
|
0.38
|
0.5
|
0.75
|
1.0
|
1.25
|
10% SDS
|
0.02
|
0.03
|
0.04
|
0.06
|
0.08
|
0.1
|
10%的过硫酸铵
|
0.02
|
0.03
|
0.04
|
0.06
|
0.08
|
0.1
|
TEMED
|
0.002
|
0.003
|
0.004
|
0.006
|
0.008
|
0.01
|
注意事项:
1、 TEMED宜避光保存。另外凝胶凝聚的速度和温度及光照关系密切,可通过适当调节TEMED的用量,控制在不同的室内环境下凝胶凝聚的速度。
2、 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5)、电泳
配好的凝胶装入电泳槽,配制一定体积的1×Tris-甘氨酸蛋白电泳缓冲液。变性好的样品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电泳泳道,同时预染蛋白也加入电泳泳道。浓缩胶电泳时的条件为4V/cm,分离胶电泳时的条件为8V/cm。